榆林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该院自升本以来,不断探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途径与方式,以推进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三大转型为轴心,不断深化加强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文化传承等均取得突出成就,转型给学院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活力和生命力。
一是实施学科专业结构转型,强力打造四大学科专业群。该院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地适应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省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坚持“立足榆林,面向陕北,辐射周边”的服务面向,明确了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定位。不断巩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坚持差异化发展的思路,确立巩固教师教育、突出农牧特色、重点发展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工科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扎实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四大学科专业群,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扣地方特色,建设师范教育类和管理类专业,以必修课来加强基础,以选修课来强化特色,以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岗位技能的针对性为目标,通过改造旧专业与设立新专业的方式,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主体,生命科学、教师教育和管理学四大特色学科专业群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实现了学科专业结构上的调整转型。
二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学院对原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着力培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适应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进行了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构建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2平台+N方向+1拓展+5层次”(简称2+N+1+5)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转变,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明确了该院人才培养目标为“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由“主导模式与子模式”构成:主导模式为“2+1+1”,即用两年的时间实施全院性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及各专业学科基础平台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及学科基础教育,为学生构筑本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技能,实现重基础。用一年的时间选择与专业技能需要和岗位职业需要紧密联系的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体现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实现宽口径;再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实现强能力。子模式是指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在主导模式的指导下形成具有本专业特点的其它模式,体现该院专业特色。
三是深化师资队伍转型,建设“双师型”人才队伍。学院坚持 “人才强校”战略,确立了优化结构、重点扶持、政策调节工作思路,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推进师资队伍的转型。应对转型发展中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该院在引进急需人才的同时,鼓励教师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实现原有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转型。在此基础上,学院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着力加强“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双师型”人才在职称晋升、出国培训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教师“走出去”,以完善应用型教师实践培养体系。为此,学院还探索了两条“双师型”人才培养途径:一方面,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引导教师由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转变;另一方面,实施“访问技师”模式,该院每年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关系单位,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合作形式,强化实践技能培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支具备企业经历与学术经历双重素养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通过实施三大转型战略,该院连续多年被榆林市政府授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先进单位”, 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陕西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首批社科普及基地、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联盟院校、陕西首批应用型大学转型试点院校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院校,是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和省级平安校园。目前,该院正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将榆林学院更名为榆林大学的建设目标和省市政府合力推进榆林大学建设的共建协议内容,以深化改革促进内涵发展,为学院实现新的跨越而奋斗。
文章来源:陕西省教育厅官网
文章地址:http://www.snedu.gov.cn/jynews/gdxx/201509/16/5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