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9日 11:10 点击:[]
为助力我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活动,2025年7月18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第二届“西北革命策源地的生成、历史与经验”研究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研讨推进会。党委书记张新柱出席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康伟主持会议,副书记闫龙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前期筹备情况和筹备方案作了说明,对下一阶段学术活动的筹备工作进行了部署,校领导马亚军、姚学慧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张新柱在讲话中指出,陕甘革命根据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地位重要。李子洲、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驱,以赤诚的理想信仰为民族崛起而奋斗,在西北地区涌动了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作为学校前身的绥德师范在西北革命淬炼中创造了生动的教育实践,生成了宝贵的教育经验,是我校珍贵的精神财富。然而,这段重要历史因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鲜为人知。为深化西北党史研究、挖掘红色育人经验,学校党委行政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先后赴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社科司、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汇报工作、争取指导,获得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和支持。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同意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作为会议指导单位,支持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中国李大钊研究会、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高校“四史”教育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同意作为主办方联合办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西北大学期刊管理中心等单位同意协办。学校高度重视并珍惜这些宝贵的学术支持,统一思想,全力办好本次研讨会。
张新柱对会议筹办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提高站位谋划好。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和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的高度,办好本次学术研讨会,确保会议的政治性、学术性和权威性。“西北革命策源地”研究是西北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倍受学界关注,研讨会中要贯彻学术性与政治性相统一原则,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落实学术内容双审核制度。会议要最大程度团结学界力量,邀请学科领军专家,聚焦主题开展系统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为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新内容。
二要精心策划研究好。要立足西北红色资源特质,强化学科建设导向,突出研讨会的地域独特性、学科建构性、成果转化性。聚焦“西北革命策源地研究”,深入挖掘史料,以西北党史研究驱动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发展,潜心研究榆林学院学院(绥德师范)红色育人校史,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理论创新与育人实践融合。
三要统筹兼顾协调好。第一,强化联动机制。积极主动对接各指导单位、主办方与协办方,凝聚共识,集成政策、资源和专业优势,形成办会合力。第二,细化全周期管控。精准完善会议方案,各工作组深入研究大会议程,明确任务节点,实施跨组无缝衔接。第三,构建风控闭环。针对议程、接待、技术等环节,设立三级应急预案,保障会议全流程零失误运行。
最后张新柱要求会议筹备人员要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胸怀大局、勇担使命的意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防控风险、守住底线的担当,齐心协力,确保会议成功举办。
康伟在总结时强调,要持续细化方案,明确分工,严格贯彻“站位、情怀、责任、落实、安全”的十字方针,确保本届学术研讨会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举办。